材料与化工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服务于食品、化工、材料等产业转型升级,具备“专业知识扎实、技能操作娴熟、善交流、有自信、善应用、素养高”的高水平复合型创新技术人才。
学院现有招生专业5个,分别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金属材料工程”分别为省级一流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为校级一流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拥有从食品研发、加工、检测、孵化到创业全覆盖的4大多功能实践平台,包括食品加工实验室、食品检测研发中心、双创中心——食品加工坊、食品孵化基地。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拥有金相分析室、热处理室、无损检测室、金相科创工作室等多个综合实践平台。化学工程与工艺及应用化学专业拥有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以及化工设计科创工作室等。此外,学院还与中船重工鹏力塑造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建了食品包装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学院”。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已形成一批独具特色风格的“双师型”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2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95%以上。此外,学院还引进了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高校教师和企业研发人员来补充教学力量。近5年,学院教师共荣获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甘肃省第一届教学创新竞赛“三等奖”、甘肃省第二届教学创新竞赛“三等奖”、甘肃省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20余项。编写及修订教材10部(套)、建成省级一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完成省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1项,横向课题3项、校级教科研课题10余项;申报专利10余项,授权8项;发表教科研论文100余篇, 被SCI(EI)收录10篇。
学院教学质量突出,应届毕业生考研率一直位居学校榜首。此外,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竞赛,先后荣获“三等奖”及以上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级“金奖”“一等奖”3项。指导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占40%。
学院注重与企业的产教深度合作,这些企业主要包括中船重工鹏力塑造科技有限公司、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雨润集团、中国石化集团、鄂尔多斯化工事业部、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东方希望有限公司、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庆阳油田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化学、化工工艺设计能力、新工艺、新设备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工、石油化工、能源、冶金、环保、医药等部门从事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条件优化、化工过程组合等工作,也可从事化工产品开发等方面工作。
金属材料工程(080405)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甘肃省特色专业”,本专业通过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知识及工程实际应用技能,学生毕业后可面向机械行业、汽车行业,在金属材料热处理、各种金属材料测试鉴定与无损检测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及实操技能、产品设计、产品检验设计以及创新创业的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企业、相关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从事产品的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和技术创新等工作,也可服务于生物、制药等行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通过学习材料成形原理、金属焊接性、焊接方法与设备等课程,使学生掌握焊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知识及工程应用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机电、装备制造、电气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焊接工艺制定、焊接材料及结构设计、焊接设备及自动化、焊接质量检测与评定、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应用化学(070302)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基础、精细有机品化学、高分子化学、波谱分析、应用电化学、稀土化学、功能材料、化工原理、现代分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