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网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设置 > 正文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2-11-30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甘肃省省级一流专业2个。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本科生230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以甘肃省级“园丁奖”和“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一批甘于奉献,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师团队师资年龄、职称、学历、专业、学缘结构合理。学院目前有专业实验室11个,其中“电气控制与自动化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为甘肃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在省内外建立了30多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十几年来,学院坚持以培养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学院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产业需求,聚焦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和集成电子技术领域,以OBE教育教学理念为牵引,引入工程教育认证模式,着力构建深度融合、服务并成长于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立足甘肃,面向西北,辐射全国,已经为国家培养出4000多名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

近年来学院教师在教、科研方面不断探索与尝试,成绩斐然。学院现有甘肃省一流课程1门,甘肃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甘肃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3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项,甘肃省教学改革项目10项,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6项,获相关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11次。教师申报各类专利共计84项,发表学术论文共计125篇。教师在学校和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12项。学院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成绩优异。指导学生参赛获国家级奖12项、省级奖89项;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我院毕业生2019年至今累计考取硕士研究生68人,名企就业243人,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国家电网、国家能源总局、国家电投、甘肃电投等大型国有企业就业比率超过20%,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目前已达到93.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甘肃省特色专业,主要开设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两个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传统的电气企业和国家电网,也可在新能源及智能电网领域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系统分析、系统运行、信息处理、生产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

自动化(080801)

自动化专业着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本专业就业面较宽,包括强电行业和弱电行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工业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等领域,也可在新能源、智能控制、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从事系统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为甘肃省特色专业,本专业是面向电子信息科学,集电子与信息工程为一体的宽口径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子、信息、通信等行业,也可在新兴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信息处理、生产管理、运行维护等工作。

通信工程(080703)

通信工程专业是面向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等领域,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子技术、通信与系统、通信网络等领域,也可在新兴的电信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从事研发、设计、制造、运营、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工作。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080602)

该专业要求掌握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智能电网先进传感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智能电网技术、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等核心课程。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可以在信息化、自动化的电力系统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能在电网公司、发电公司、信息技术公司、科研设计、高等院校、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设计,开发、生产运行与管理、科学研究、技术支持等工作。

 

上一条:材料与化工工程学院

下一条:机电工程学院